抽樣數據顯示,雖然我們浮法玻璃生產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距離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
- 1993年浮法玻璃產品抽查合格率為83.3%;
- 1998年抽查合格率為88.4%;
- 2000年抽查合格率為85.7%;
- 2002年抽查合格率為88.1%;
- 2004年抽查合格率為89.4%;
- 2006年抽查合格率為81.6%;
- 2008年抽查合格率為81.6%;
- 2011年抽查合格率為86.7%;
- 2013年抽查合格率為88.9%.
我國平板玻璃業的整體質量水平則更加不盡人意,2011年第三季度國家平板玻璃產品監督抽查,共抽查了60家平板玻璃企業的60種產品,有8種樣品不合格,抽樣合格率86.7%.其中優等品抽查了4種,合格率為75%;一等品抽查了41種,合格率為85.4%;合格品抽查了15種,合格率為93%。從數據上看,平板玻璃產品的總體質量處于一個中等偏上的狀態。
從2011粘度國家監督抽查結果看,浮法玻璃生產企業反映出的產品質量問題主要是:光學變形、點狀缺陷和厚度偏差。其他項目,如線道、裂紋、厚薄差、彎曲度和可見光透射比等項目沒有不合格品。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如下。
一是目前我國平板玻璃視窗供大于求,不正常的市場競爭,特別是劣質玻璃充斥市場,造成市場混亂。劣質不低價,優質不優價,干擾了浮法玻璃行業的正常秩序,使企業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成本生產優質的浮法玻璃。
二是未能有效地解決產量和質量間的矛盾,有些企業重產量輕質量。為了降低增效,提高產量,提高了拉引速度,或者增加凈板寬的寬度,減少原板邊部的裁切量,這些做法會造成熔化質量不好、平整度差、光學變形角偏低、產品邊筋重等諸多問題,影響了產品質量。
三是原料質量較差,直接影響平板玻璃的產品質量。我國硅砂質量不能得到保證,也直接影響平板玻璃質量。
四是缺乏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手段,沒有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
近年來,浮法生產線數量增加較快,高素質的檢驗人員和技術工人相對缺乏。有的企業檢驗人員在成品檢驗時,不能正確地按照標準對產品進行檢驗和判定產品等級,既不能準確地反饋指導生產,又使低質量的產品進入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