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核劑是一種用于誘導玻璃成核的重要材料,微晶玻璃的生產過程中經常要使用到的各種成核劑類型有貴金屬鹽類、氧化物、氟化物等幾種。
(1) 貴金屬鹽類:貴金屬Au、Ag、Cu、Pt和Rh等鹽類熔入玻璃后,在高溫時以離子狀態存在,而在低溫時則轉變為原子狀態。經過一定熱處理形成高度分散的金屬晶體顆粒,從而促進誘導析晶。斯圖基(stookey)1956年發現Li2O-Al2O3-SiO2系統的微晶玻璃,就是用金和銀的化合物作為成核劑。目前貴金屬鹽仍廣泛用于制造光敏微晶玻璃。
影響金屬核化能力的幾個主要因素如下:
① 晶格常數相近:一般認為,金屬顆粒誘導析晶時,只要金屬和誘導的晶核間的晶格數之差不超過10%~15%,就會因外延(或稱附生)作用而成核。
② 金屬顆粒的大小對核化能力有重要影響:一般當晶體顆粒達到一定大小時,才能誘導主體玻璃析晶。例如在Li2O-SiO2玻璃中,只有當金屬顆粒達到8.0nm時,才能使玻璃發生結晶。因為核粒小,曲率半徑就小,核化結晶的應力增大,給主體玻璃的核化結晶代理困難。
(2)氧化物:這類成核劑有TiO2、P2O5、ZrO2和Cr2O3等,其中TiO2、ZrO2、P2O5是目前微晶玻璃生產中最常用的成核劑。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陽離子電荷高、場強大,對玻璃結構有較大的積聚作用。其中P5+由于場強大于Si4+,有加速玻璃分相的作用。而Ti4+、Zr4+等由于場強小于Si4+,當加入少量時又有減弱玻璃分相的作用,因此它們的成核機理不同。TiO2的成核機理比較復雜,目前尚未徹底弄清。一般認為在核化過程中,首先析出富含鈦氧的液相(或玻璃相)。它是一種微小(約5.0nm)的懸浮體,在一定條件下(如熱處理)將轉變為結晶相,進而使母體玻璃成核和長大。X射線衍射證明,在含鈦的MgO-Al2O3-SiO2玻璃中析出的懸浮體是鈦酸鎂。其它一些含鈦玻璃(如Na2O-Al2O3-SiO2玻璃),分相后的析出物都不是單純的TiO2,而是一種鈦酸鹽。
Ti4+在玻璃結構中屬于中間體陽離子,在不同的條件下它可能以六配位【TiO6】或四配位【TiO4】狀態存在。在高溫下(由于配位數降低)Ti4+可能以四配位參加硅氧網絡,而與熔體產生良好的混熔。當溫度降低,鈦將由鈦氧四面體轉變為低溫的穩定狀態——鈦氧八面體,這時由于【TiO6】與【TiO4】結構上的差別,TiO2就會與其它RO類型的氧化物一起從硅氧網絡中分離出來(分液),并以此為晶核,促使玻璃微晶化。
TiO2有縮小Na2O-SiO2玻璃不混溶區的作用。TiO2在一定程度有減小玻璃分相的作用,因此TiO2不可能通過分相來促使玻璃的核化。
P2O5是玻璃形成體氧化物,對硅酸鹽玻璃具有良好的成核能力,常與TiO2、ZrO2工業或單獨用于Li2O-Al2O3-SiO2、Li2O-MgO-SiO2和MgO-Al2O3-SiO2等系統微晶玻璃中。
P2O5在硅氧網絡中易形成不對稱的磷酸多面體。加之P5+的場強大于Si4+,因此它易與R+或R2+一起從硅氧網絡中分離出來。一般認為P2O5在玻璃中的核化作用,來源于分相。因為分相能降低界面能,使成核活化能力下降。
試驗數據表明:P2O5能大大提高Na2O-SiO2玻璃的不混溶溫度并擴大其不混溶區,這主要是由于晶態AlPO4與方石英在結構上的相似性所致。
關于ZrO2的核化作用,一般認為是從母相中析出富含鋯氧的結晶(或生成約5.0nm的富含ZrO2的微不均勻區),進而誘導母體玻璃成核。試驗證明:在Li2O-Al2O3-SiO2、MgO-Al2O3-SiO2等系統的微晶玻璃中,ZrO2主要誘導形成主晶相為β-石英固溶體,次晶相位細顆粒的立方ZrO2固溶體。
ZrO2在硅酸鹽熔體中溶解度小,一般超過3%(質量分數)就溶解困難而常常從熔體中析出,這是ZrO2作為成核劑的不利一面。如引入少量P2O5能促進ZrO2的溶解。
(3)氟化物:氟化物是著名飛乳濁劑和加速劑,常用的氟化無有氟化鈣(CaF2)、冰晶石(Na3AlF6)、氟硅化鈉(Na2SiF6)和氟化鈣(MgF2)等。當氟含量大于2%~4%(質量分數)時,氟化物就會在冷卻(或熱處理)過程中從熔體中分離出來,形成細結晶狀的沉淀物而引起不利乳濁。利用氟化物乳濁玻璃的原理,可促使玻璃成核,其中氟化物微晶體就是玻璃的成核中心。氟化物的晶核形成溫度通常低于晶體生長溫度,因此用氟化物核化、晶化的玻璃,包含數量巨大的微小晶體,而不是數量少的粗晶。
F-半徑(0.136nm)與O2-半徑(0.14nm)非常接近,因此F-能取代O2-而不致影響到玻璃結構中離子的排布。但F-是-1價,O2-為-2價,因此兩個F-取代一個O2-才能達到電性中和。反映在結構上相當于用兩個硅氟鍵(≡Si-F)取代一個硅氧鍵(≡Si-O-Si≡)。≡Si-F群的出現,意味著硅氧網絡的斷裂,導致玻璃結構的減弱。
一般認為氟具有減弱玻璃結構的作用,是氟化物誘導玻璃成核長大的只有原因。
近年來新出現的云母形可切削的微晶玻璃,也是利用氟化物作為成核劑的。